愛在華明,永不止息 ---輔仁大學文華志工隊在菲律賓的服務工作

愛在華明,永不止息
---輔仁大學文華志工隊在菲律賓的服務工作
學以致用‧築夢踏實
  2017年暑假,一群熱血青年秉持服務社會的理想,拖著厚重的行囊,賡續著學長姐的理念和熱情,懷著雀躍又不安的心情踏上異鄉,實踐夢想,這是輔仁大學文學院文華國際文化志工隊第6屆的隊員!
  文華志工隊隊員大多來自文學院與外語學院,鑒於平時研讀許多人文歷史文本因而孕育出深厚的文化責任感,因而希望將所學回饋給社會人群,甚至投身於海外志工,身體力行服務並理解不同文化的豐富內涵。
  長期以來,輔仁大學文學院與中國聖職單位使命室積極成立志工團體,招募同學從事各式志願服務,體會服務學習的意義,並培養民胞物與的胸懷,深入偏鄉部落,也遠赴海外服務。
鑑往知來‧熱情服學
  今年暑期,文華志工隊師生共12人,於7月14日赴菲律賓描戈律市的華明中學,進行華語文教學及文化交流服務活動,在8月24日完成行程計畫,圓滿歸國。
  領隊老師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曾聖益,他長年致力於推動學生的服務學習工作,6年前籌組了這支具有文學院特色的海外華語文教學服務志工隊。這支志工隊主要的任務為,其一:協助海外僑校的華語文教學服務;其二,推廣中華文化,並藉此進行文化交流,讓學生體會並學習不同文化的特質。
  今年團隊由法文系三年級張苡琦領隊,帶領10位同學前往華明中學,協助華語文教學及進行文化交流,讓學童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與多元性。華明中學創建於1949年,在蘇蒙席、劉蒙席兩位神父及Negros華裔菲人的努力下,有了今日的規模與面貌。華明中學是一所雙語學校,除了教授基本科目,也相當重視華語文的教學。但目前華語師資面臨短缺,大多由菲律賓當地老師擔任華語教師,仍缺乏實質穩定性。因此,華明中學期盼有華語專業領域的師生帶領華明中學的師生學習華語及中華文化。有鑑於此需求,文華志工隊便提供全面的華語知識及中華文化給華明的師生,營造一個適合學習華語的環境。
多元教學‧克服困難
  華明中學內部分為幼稚園、小學部以及中學部。為使教學能有效率的進行,文華志工隊將11名隊員分派至各部:小學部低年級5人、小學部高年級3人,以及中學部3人。文華志工在華明中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加強學生的發音、筆順以及造句等能力,讓學生能夠使用正確文法、讀出正確音讀,並將中文字書寫端正,也讓學生能具備基本的華語文溝通能力。負責小學部及中學部的志工,也協助學校的華語教師為學生進行中文口試。志工們也利用課堂時間,依年級程度進行各種手工藝品製作,如:書法、中國結、彩繪紙扇、剪紙、香包、波浪鼓、折氣球,而今年最為特別的是有位同學自幼就會打太極拳,因此特地將中華傳統武術帶進文化課程中;另外在舞蹈方面,除了真福院院慶時所跳的感恩舞以外,志工們更採用臺灣原住民歌曲〈南王系之歌〉自編舞蹈,不但表現出原民純樸風貌,更展現力與美的結合,獲得師生們熱烈的迴響。在華明中學服務的過程中,令志工們備受挑戰的任務是「語言的溝通」及「爭取時間完成任務」。志工們與學生們主要進行雙語溝通,基本上以中文為主要溝通語言,英文為輔,為了營造學習中文的環境,志工們會盡量以簡單的中文與學生對話,當溝通上出現困難時,再予以英文解釋;另一個挑戰是時間的運用,華明中學各部別原已有既定的課程安排,在不影響教師原訂計畫之下,志工隊能夠進行中華文化課程的時間並不多,而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充分的運用,且保持學生們對課程的興趣,實是一大挑戰!
豐富活動‧文化交流
  文華志工同學在學校除了華語教學外,也不遺餘力地參加校內、外的文化交流活動。校內的活動包括:營養日(Nutrition Day)、國際青年週(International Youth Week)與菲律賓語言月(Buwan Ng Wika),這些節日在菲律賓文化中皆有著重要的地位。營養日意旨在於使國人關注國內飢餓問題,減少國內孩童、老人的營養不良人數。在這一天,校園內瀰漫著歡樂的氣氛,在營養日當天學校停課一天。早晨時,學校請來職業舞蹈老師在大禮堂的舞台上,放著震耳欲聾的音樂帶著一整個年級的同學跳森巴舞,那場面在我們隊員看來實是十分壯闊與歡樂。而中午休息時則是全校在大禮堂野餐,許多學童的家長也到場與學生同樂。此外,在當天還有走秀活動,每班學生們使用各種水果元素設計巨型皇冠,並選出兩位班級模特兒,讓他穿上同學別出心裁設計的衣服並戴上頭冠,走上伸展台走秀。這個活動是校內的大日子,這些熱鬧的場景都少不了隊員穿梭其中的身影。隊員們與學童一同加入跳森巴的行列;中午吃飯時與學童交換食物,和樂融融的一邊吃飯一邊談天;走秀時熱血的在台下為自己所教的班級加油。
  今年學校呼應聯合國國際青年日的活動,舉辦「國際青年週」,並且以「和平」為主題,特別為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上的戰爭祈禱。華明中學不僅在校內舉辦學生和平攝影展,更與拉薩爾大學、省立中學,市立小學等各所學校合作,舉辦多項講座、經驗分享以,同時舉辦與和平相關的益智競賽。而最後的菲律賓語言日則是推廣菲律賓本土語言的節日,在這天有許多與菲律賓語相關的演出。在這天,志工隊隊員們也參與這個盛會,與師生們一齊同樂,包括有兩位隊員演唱菲律賓歌曲(Pusong Bato)以及全隊隊員演出傳統竹竿舞(Tinikling)及玻璃杯舞蹈(Cariñosa),深入感受菲律賓傳統舞蹈的魅力。這些活動不僅使志工隊隊員們與學生的感情更加緊密,更在參與過程中真正融入了菲國的生活,使隊員們更貼近這塊土地。
  為了更深入當地、了解菲律賓文化,與推廣華語教學。除了校內協助華語教學之外,志工隊隊員今年也偕同華明中學學生一同參與許多交流活動。例如:兩度拜訪由臺灣耀漢兄弟會神父蘇達義神父創辦的鳴遠大學,了解該校創校淵源、校內單位與教學特色,也享受校園中甜美的紅毛丹。拜訪拉薩爾大學(University of Saint La Salle)、聖卡洛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 Carlos),與服務學習中心的學生們交流服務學習經驗;拜訪西黑省省立中學,與當地的學生們以語言、舞蹈交流彼此文化。
  此外,較為特別的是今年在華明中學Del Carmen教授的引薦下,華明學生們與志工隊成員首次拜訪薩蓋(Sagay)市。與市長進行了正式的會晤,在市長的詳盡解說下,了解薩蓋(Sagay)這個位於內格羅斯島(Negros)東北方的城市,以及未來我們可以進行的服務交流工作。當天下午前往該市的蘇雅(Suyac)島嶼,到當地的小學(Suyac Elementary School)與學生們進行華語交流活動,包括教唱童謠(小毛驢、當我們同在一起)以及小型團康活動。
  志工隊周末的時間也安排了到錫萊市(Silay)的參訪行程,包括Balay Negrense博物館。此棟博物館展示了19世紀後期的Negrense男爵優渥的生活方式,且為內格羅斯省建立的第一家博物館。與此地相隔不遠處矗立著另外一棟歷史悠久的房屋:Manuel Severino Hofilena博物館,此歷史建築建於1934年,揭示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菲國富裕人士的物質生活、Silay製糖業的巔峰時期與隨之而來的黃金時代。
奠定基石‧成長茁壯
  志工們在菲律賓不僅僅是單方面的付出,更從服務中獲得學習與成長,因而對人生有了不同的體悟。而華明中學的師生也非常喜愛文華志工隊,在師長們眼中,志工們總是開朗活潑,笑容可掬,不只全心投入課堂的教學外,其準備的課外活動更是多采多姿,大大提升了學生們學習中文的熱情和動機。文華志工隊亦努力打破語言的隔閡,希望和華明的師生們拉近距離,除了分享中華文化,對於華明和菲律賓文化也深感喜愛與表示尊重。
期許團員們在回國後,將在華明中學期間所感受到的溫暖,轉化為持續服務與付出的動力,在國內持續參與其他志工團體。不單豐富個人生命,這些經歷也能向外推展使整個社會更加和諧。(輔仁大學中文系 劉俞君撰稿)

輔大的新南向政策 國際華語志工打前鋒

  

  文學院應該詩詞歌賦,文史粲然,弦歌不斷!輔大中文系曾聖益老師的辦公室確實四書五經,文史典籍,汗牛充棟,還貓咪四伏,但幾步之外,才是他學術使命和信仰的志業──國際文華志工團辦公室,笑語盈盈,往來無白丁,是他訓練輔大志工的集散地:筆墨紙硯、白板畫料、手工藝教具、投影背板、教材教案,紮紮實實塞滿一整間。
  頂著台大中文所的博士,曾老師黝黑壯碩、熱誠洋溢,專業是經學,回到大學母校任教,志業是終身志工,秉持天主教徒的信仰,免費教授外國人華語,週日在校內為移工開設中文班,累計780多外勞來上課;週間帶著輔大志工全台跑,幫偏遠地區的學童和新台灣之子做課輔;暑假跨出國門,實行「新南向政策」,帶領學生到菲律賓天主教華明中學教華語,一份屬於中文人的志業,不願在舒適圈當老師,也不在冷氣房做學問,夏天,該是在南國的偏鄉,教中文。
  曾聖益早在2012年開始,每年親自設計課程,用文化交流、書法手工藝、華語教學、師資培訓、志工學習、社區關懷服務等訓練學生,像候鳥一樣,七月就帶領文華志工團往南飛,在菲律賓偏遠的中學一待就是六週,無薪俸無所得,只有奉獻只有愛,默默地在海外開創華語教學的基地,當地人以為他是神職人員,看到他無私的奉獻還追問:「您是神父嗎?您有家嗎?您結婚了嗎?」曾老師一一駁斥,「我的小孩讀大一,我沒有陪他成長,希望我的奉獻,能稍稍彌補我的缺憾」。我問:「您孤獨嗎?」他笑笑,在輔大已有不少人從欽佩、關懷、到起而行,加入了志工團。轉身看看書架,「我今年該提升等了」。
  親手培育的輔大的志工團學生在當地表現如何?曾老師盛讚台灣學生熱心、用心、真誠、主動、團結、勤勉,每天編教材、教語言、教華文歌、協助中學的教材電子化、課後輔導、教書法手工藝、並帶領學生如何做社區服務,下課後自己煮食、洗衣服,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菲律賓對方的家長也很放心把學生交給台灣華語教師。
  志工團出國一去一個半月,還得自掏腰包自付機票錢,對方只負擔部分食宿,學生第一年去付1.2萬、第二年8千、第三年4千、第四年才免費,曾老師說,「我們需要募款去做善事,對象是企業,有時應急,師長、同僚都掏腰包幫忙」。五年來中菲建立的情誼,吸引其他中學聞風要與輔大合作,更願意把學生送來台灣實地研習華語,雙方建立起信任感,牢不可破。曾老師說:「其實我很懂得幫輔大招生的」。
  中文系的學生蔡易靜說,家人一度反對她到菲律賓(當台勞?),她也一度懷疑教六週中文夠嗎?來菲律賓幫忙有用嗎?但是漸漸的透過實踐,全體鼓勵正能量,她終於能把菲律賓變成自己的第二個家。哲學系的張智傑原本要享受大學生活,但是當了志工,逼自己學英文,用拼音教當地的學生,每天都是收穫,讓大學生活變得不一樣,「我希望讓他們(家人)看見我(這裡)在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義值得他們驕傲的!」
  中文系的黃立凱自覺:「萬里路中自有萬卷書」,他說司馬遷以壯遊,具體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重點是「我可以看到真、善、美、聖,正不斷地展現而出」。眼看這群默默的志工,付出本心,一如春雨,溫潤無聲。法文系的張苡琦借九把刀的說法:「沒有風,只要擁有強壯的翅膀,我們照樣可以拔地飛翔」,華語的故事,輔大人自己編寫。曾老師說因為文華志工團的堅持,有的學生「一日志工,終身志工」,畢業後出國深造讀教育,學成回來又繼續投入海外華語教學,成為一生的事業。
  政府正在推動南向政策,輔大早五年走在政府之前嗎?曾老師嚴肅的評析,「沒有文化的政治和經貿只是交易,交易能贏過大陸嗎?」就連文化交流,大陸從不放鬆。他們也在南亞各國辦華文教學,全由國家給薪水,總計有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小組教育部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和孔子學院三部分。曾老師憂心「他們砸錢搶學生,我們全靠免費志工,台灣如果不去,大陸很快就接收了一切,甚至給菲律賓學生全額獎學金到大陸留學,培養當地漢語教師」,唯一不同的是,台灣華文教學內容,重視文化人文、自由平等和人權尊嚴的理念,「大陸華文教學背後是政治任務:一個中國理念的傳播」,當地人不見得喜歡。而我們培養出來的老師,「永遠支持台灣」。
  其實21世紀是東亞的時代,曾聖益感嘆,他到菲律賓、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國20多城市,常常看到造橋鋪路的是外國人,橋邊立碑的是日本人、路邊豎牌的是韓國人,「特別是到菲律賓開補習班的,幾乎都是韓國的年輕人」,韓劇熱帶動韓文熱,韓國人整批去發展整套的商機和周邊建設,日本廿年前就在做了;大陸當下急起直追,未來北京要建高鐵直達印尼雅加達(中間鑽海底隧道跨國連接),大家都勇於走出去,我們其實已經晚了。
  2016志工團的成果報告書說:「中文──我們共同的語言,華明和輔仁,微笑與愛,使我們不再遙遠」。很多老師和學生打算在2017讓曾老師吾道不孤,想藉他人的河山,鍛鍊自己的氣魄,醫學有志工、科技有志工、經貿有志工、農業有志工,志工的“人本教育”,在輔大,似已蔚為風潮。

輔大讓學生看見世界 交換生海外服務國際證照熱

輔大讓學生看見世界 交換生海外服務國際證照熱
 
    黃乃琦 採訪
 
    台灣的學費相較歐美、東北亞、港澳新低廉,做為老牌私校龍頭的輔大,沒有國立大學的優厚補助,仍然靠全球有370所姐妹學校合作,每年鼓勵兩三百位輔大生出國當交換生,餐旅系的彭立欣同學說,「以輔大的學費,享用留學的資源,真的很划算,我英文變好,跳脫台灣,看到世界的角度」。
 
  國教處說:「輔大一名管院學生到日本當交換生,爭取當地學校宿舍的代表,服務同學,日方來函稱讚輔大生表現優越」,這是交換生最大的收穫,也是輔大之光。藝術學院也有赴日交換生,在當地幫忙學校建校百年設計logo獲選,讓世界看見輔大的優異訓練。
 
  這幾年輔大赴歐交換的比例漸增,一方面顯示輔大品質良好的歐洲語文教學環境,名不虛傳,讓學生具多語能力。能站上國際舞台,金管系的黃鑫到香港當交換生分享說:「如果打算到海外當交換生,要從大一就要開始準備,有些學生沒國際觀,常找藉口耍廢,未免太可惜」,其實很多人沒有感受到學校資源的珍貴。到北京師範大學的中文系鄭庭繹說,「大陸學生超級會利用學校資源,又用功,連上課都用便利貼佔前排座位,晚到,就得坐到最後一排」。他到了北京,又去了新疆、南京、蘇州、上海,他反思驚覺地說,「世界這麼大,你在哪裡?」
 
    在教育資源逐漸缺稀的情況下,輔大仍願提供資源,協助學生國際化,國教處更提供學生暑假到海外實習,每人補助美金八百元,而雅虎駐台公司也找輔大提供時薪180的實習經費(每月約3萬5千元),享有正式員工的福利;校方為了開拓學生視野,提供機會赴海外服務學習,不管是人道救援、醫療照護、社區服務、華語志工,暑假全面啟動,當然也補助部分經費。「會晚一年畢業,但我願意多付一些學費」,廣告系的王婷筠到日本聖心大學說,「因為學校有紮實的語言和課程訓練,絕對值得。」
 
  因應新南向政策,鬧語言人才荒,輔大推廣部立即開設超夯的「東南亞語課程」,找專業師資來指導。而國際化的另一指標是,輔大還補助同學考國際證照,這幾年除了語言,潛水員證照、微軟MOS專家認證和特許財務分析師(CFA),每年獎勵數百位輔大生獲得證照。一名學生說,走出去,才能看見我的生活,我的世界,走過的足跡,反證自己的存在。